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筆記~Marina, why she can’t stop crying

Mr. Fujiki, Senior Producer, News Department

Mr. Fujiki在NHK新聞部負責焦點新聞,在NHK新聞中,每週有一個節目叫做「Close Up 現代」(NHK Special),跟在新聞報導後的三十分鐘紀錄片節目。除了紀錄片外,也有其他的主題,有國內外的主題,算是NHK的招牌,是最花人力與財力的。
假日有「NHK Special」,譬如11月23日有一個介紹立花龍作家的故事,11月22日也有一個介紹「China Power」的節目。這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戰爭”,戰爭的主題有兩個分類,第一個是正在發生的戰爭,我們要如何報導它;另一個是65年前太平洋戰爭的事實要如何報導。
今天看的紀錄片「Marina」,是911事件後,美國攻擊阿富汗,這是當時的紀錄片。紀錄從911之後,美國進攻阿富汗與塔利班政權被驅逐等事情。這部片於2003年坎城影展贏得三項獎項。Mr. Fujiki透過中村先生仍與導演和女主角用e-mail聯繫,之後導演有新作品在創作,但因為後來阿富汗治安變糟,所以目前電影停擺。也因為拍了「Marina」這部片,導演有點像女主角的衣食父母,仍在照顧她。
這部紀錄片主題是戰爭與當地人的關係,與當地人的改變,也是這部片拍攝的契機。

紀錄片製作的起源與經過
之後就從世界各國蒐集關於阿富汗的影像,用這些素材做報導。但是Mr. Fujiki他自己一直有挫折感也深感不足。許多的情報仍是美國最多,也有在節目中做關於Tomahawk飛彈發射的報導,但是大部分都是美國報導發射飛彈,但是Mr. Fujiki卻在想這些飛彈攻擊到阿富汗那邊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也因此Mr. Fujiki與一些朋友分享這樣的想法與心情,於是有一位中村先生很有興趣,提出了一個飛彈誤爆的企劃案,但進行的不是很順利;後來剛好知道Kandahar導演要拍這部影片的事情,當Kandahar導演來日本的時候,Mr. Fujiki有採訪他,這位導演是阿富汗人,也有爲NHO、NPO做關於教育方面的東西。也因為採訪Kandahar導演,變成Mr. Fujiki要製作這部紀錄片的原動力。Mr. Fujiki想要去阿富汗的心情,也透過Kandahar導演知道許多事情與認識許多東西。
這是塔利班政權倒台後,第一個由阿富汗人製作的影片。Mr. Fujiki採訪導演的時候,導演在採訪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一直哭;因為導演想到一些小孩在他手中去世的事實,所以悲傷到哭泣。導演說若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炸彈,而是食物或日用品,情況應該不是這樣;因為世界對阿富汗很冷淡,所以阿富汗一直無法擺脫這樣的情況。Mr. Fujiki開始思考對人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如何製作成影像;於是將製作的部份交給中村先生,也製作關於戰爭的紀錄片,但因為中村先生本身有很多事情,所以在製作這部紀錄片時,只去了五次左右。
以這樣的紀錄片,不能說只去一次就能成功,需要去很多次,累積一些經驗,才有辦法變成一個節目。除了這部紀錄片,這之中仍得持續製作三十分鐘的報導性節目,也因為這些東西不斷累積素材,才有這部紀錄片;因為預算不足,所以得透過製作不同節目來累積預算,唯有多線進行,才能有更多的預算來製作。
其實原本主角剪短髮的部分,原本想要拍,但因為預算問題,所以沒辦法拍。電影拍片時間很長,所以整個劇組無法一直待在阿富汗,因為預算有限。整個紀錄片約花了半年時間,最長的期間是待三週左右,這半年期間仍繼續製作三十分鐘的報導性節目。
其實紀錄片的影像,沒有必要全部都要自己拍。Kandahar導演,除了拍電影,之前製作紀錄片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這部紀錄片也用了不少這位Kandahar導演的紀錄片影像;譬如戰爭、飛彈等畫面,都是這位導演他們公司拍的;另外找演員的畫面,也是用這位導演他們公司的畫面。一個紀錄片若是導演想要傳達的內容的話,當然是由導演親自去拍,才能比較真實的傳達出導演想要表達的訊息。
預算一開始即決定好了,如果要一位工作人員長期待在當地,要分配一下預算,所以才會不斷的提企劃案,希望多線的方式進行,才能拿到更多預算。
因為這部電影「Osama」是塔利班政權倒台後,第一個在阿富汗當地拍攝的,所以NHK製作「Marina」這部紀錄片,是以這位導演作為主角,但剛開始並沒有設定要怎樣的故事內容,這樣的製作方式,在BBC也常製作這樣的紀錄片,先收集很多資料,才開始發展故事。這部紀錄片剛開始是沒有腳本的,所以導演與攝影師很重要,需要視當場的狀況與感覺來決定,Mr. Fujiki在日本收到影像與場景,在日本作初剪,在初剪的當中,為了不影響導演的想法,所以花了許多心力在上面。初剪的版本很長,導演在裡面有三個重點,一是電影導演本身、二是Marina少女、三是街上的小孩;在不斷剪接的過程中,最後決定由Marina這位少女當主角。
這部紀錄片拍了60-70捲(40分鐘/1捲),這樣的節目拍60-70捲影帶是不算多的。電影本身拍了兩個月(2002年11-12月),接觸難民營與找到少女是電影拍攝前2年(2000年)就開始進行。

◎如何在拍攝時避免對於主角作第二次傷害?
在國際場合有來自亞洲或歐美的審查員,也問過這位少女是否有再次被傷害,剪接時也有爭議過這個問題。在電影拍攝期間,如果一直去採訪Marina這位少女,擔心會影響她拍片的心情,所以導演希望紀錄片小組在電影拍攝完後,才去採訪她。
剛開始紀錄片攝影師覺得導演似乎在利用這位少女,但剪接時發現,這個部份是一定要存在,因為導演與Marina幾乎24小時都相處在一起的關係,攝影師強調他在紀錄內容時,感覺導演似乎很殘酷,不斷要Marina去想起她的父親,但是之後導演也因此哭了。
在日本二度創傷稱為PDSD,放在節目中是否會被批評,或許對於Marina有造成二度傷害也不一定;這個部份也是在紀錄播映給大家看後,造成的不好影響。當時有得到導演與Marina的信任感,所有拍到的東西都是事實,這些事實也是紀錄片所呈現出來的真實。
製作紀錄片並沒有正確答案,需按照紀錄到的當時狀況來反應真實的情況。

製作紀錄片的心得
1.Mr. Fujiki覺得一部好的紀錄片,是導演將想要表現的東西完全表現出來。
2.Mr. Fujiki一路採訪一路學習下來,覺得最後要傳達的訊息應該是最簡單的部份, 非常普遍的訊息是很重要的。

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爭議部分是結尾的部份,因為導演改腳本,所以關於Marina的部分,有一些部分沒有用到,在紀錄片中典型的作法是fade黑作結尾。但是這部紀錄片的結尾是Marina一直往前走,回頭與他們揮手,這是導演堅持的結尾,因為導演覺得這是Marina揮別過去迎向美好的未來的象徵,所以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討論後,最後才決定的結尾表現方式。

NHK紀錄片常常參加國際紀錄片的影展或是獲得邀請去參展,這裡面也些得獎的影片、也有一些沒有得獎的影片,沒有得獎被批評的原因:
1.NHK的紀錄片畫面很好看、資訊豐富、容易了解,但不知道導演他們想要說的是什麼。
2.影片中看不到導演和製作人的想法。

譬如「Marina」這部紀錄片剪接完成後,除了Mr. Fujik自己看之外,也請NHK內部人員與高層長官來看,但看完後有了很大的變化。因為說明的部份很多,所以整體看起來很像在不斷的找藉口,譬如一開始即放了阿富汗的整體地理環境與社會人文在裡面,訊息太多、太煩雜,之後將這個部份都刪除,也發現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更能突顯想要表達的重點。

◎製作紀錄片需冷眼旁觀所有的事情,若很有同情心的人來說,要用怎樣的心情來製作?
製作紀錄片,整個劇組要如何去紀錄是很重要的。剪接時與導演等劇組人員相處的時間都很長。一開始的版本有4-5小時,導演當場拍的畫面,進後製時無法割捨;以製作人的角色來說,因為他們在日本沒有在現場,可以很容易的剪接成50分鐘的節目,但對Mr. Fujiki來說,這不是最好的節目。對愈好的導演來說,因為他在現場拍攝,他對所有的畫面都很有感覺,也因此愈難割捨畫面;尤其是在很遠的地方採訪,回來做剪接時,導演與攝影師會希望留下這些部份,但對於沒有去現場的人來說,有些畫面不知道意義為何;因為節目長度都有限制,所以製作人需要刪除覺得不重要的部份;所以需將無法化成言語的部份,將其精要化,讓這些部分也成為節目的主軸。

◎故事的走向與主軸由誰來決定?
NHK的固定做法都是由導演來決定,連同旁白的內容也是由導演來寫,然後製作人在導演腳本完成後加進來討論。所以不論哪一種類型的紀錄片,都是以這個模式來進行。

◎採訪時如何得到被訪者的信任感?
這是很簡單卻很重要的問題,但對Mr. Fujiki來說沒有正確的答案。對於如何取得被訪者的信任感,也與工作人員交換過好幾次的意見,大家共同的意見是要花時間、誠心誠意與採訪對象接觸,是做直接的作法。

◎如何於採訪過後,保持與被訪者的關係?
節目播完之後,有兩種節目形式,一是去稱讚被訪者好的部分,二或是批判採訪對象不好的地方。
最痛苦的地方是,製作小組認為好的部份卻是被訪者認為不是他們的初衷,這在紀錄片中常常發生。人是很多面向的,要引出人內心深處的感情與事情,也常會惹毛採訪對象。
所以在事前準備的階段,會將節目主題提供給採訪對象了解,這部份是預防之後採訪的主旨與採訪對象的初衷是不一樣的,如果節目在剪輯後決定要呈現的是批判採訪對象的時候,製作小組會去跟採訪對象說明,節目將呈現他在某些地方的批判。
若節目變成批判採訪對象的狀態,會將持批判立場的人一起找來,與採訪對象一起看節目,讓大家知道節目的呈現沒有偏頗。二、三十年前的紀錄片,會不管被採訪對象的人的心情,反正先播再說,但也因此接到許多的抱怨,所以現在會比較重視這個部份、也有危機管理,所以若是要批判的部分還是要批判;另外因法律有保障報導與放送的權利,所以該報導的還是會報導。
為了避免觸犯個人權利的部分,首先會製造這個人是因為這個節目需要被採訪的環境,另外需要被報導還是要報導,不能掩蓋事實,所以若是要呈現批判的狀態,就會找採訪對象來與其說明要被批判的部份,所以要有心理準備。譬如有一個節目是批判官僚的主題,會先跟採訪者說明整個節目的主題與可能會有哪些內容要被呈現,但因為放送的規定,所以放送之前不能先給採訪者看影像,因為記者會問比較挑臖的問題,所以會在放送的當下,找採訪者與批判者一起坐下來看節目,讓雙方了解。
最痛苦的部份就是製作單位認為是好的部份,但是採訪對象認為是不好的。遇到這種狀況時,會在事後不只一次的找採訪對象說明。

◎有沒有因為受到上面指示,而不要作這個主題的節目?
並沒有明確接收到上面說不要作的指示,但是做節目總會遇到因為上級長官對於這個主題沒有興趣,就會很不積極,所以雖然沒有受到明確指示,卻因為整體環境沒有人支持你,所以就會放棄不作;但是基本上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比起報導國外的事情來說,報導國內有些微妙的事件,仍是要小心。

◎曾經製作過的紀錄片最受歡迎的原因?
因為製作節目的政策。現在因為愈來愈多人不看紀錄片的問題,所以放在綜合道播出,可以讓更多的人收視。另外製作的方向有三個:
1.時效性:是否是當時時下的問題。
2.獨家性:如何告知人們不知道的問題。
3.新穎性:包括主題與技術的部份,都要與其他人不同,演出的部份也很重要,導演的呈現方式也是。
若以上三項有達到一項,內部稱為”小N Special”;達到兩項,內部稱為”中N Special”; 達到三項,內部稱為”大N Special”。
對Mr. Fujiki來說,Timing是最重要的;另外若有獨家或新穎的因素,會更好。現實狀況是電視台已經這麼久的時間,所以有許多手法已經被用盡了,所以有些人覺得在電腦特效上做新的技術、或是將以前不可能影像化的東西拿來影像化,呈現一些新的東西,這或許要交棒給年輕人來做了。

◎出去拍攝前,是否有思考過要用哪些器材?
1.HD輕型攝影機,攝影隊(含攝影師X1、錄音師X1、燈光師X1),視拍攝主題,有時導演也會帶小型數位相機在旁做側拍。
2.「Marina」這部紀錄片,只有兩位工作人員,攝影師用Betacam拍、導演用小型數位相機拍,沒有收音設備、也沒有燈光師。剛開始都是用內建麥克風收音,所以聲音沒有太好,許多都是在後製的時候修的。也因為只有一台攝影機,所以機動性夠,有時只有攝影師一個人就去拍了。

◎專題紀錄片的預算與一般常態性的報導類紀錄片的預算?
1.專題紀錄片:主要看採訪期間有多長,來決定預算有多少,台內有一個range,製作人會在這個range內看能不能再爭取更高一點的預算。
「Marina」這部紀錄片是爭取了兩個一般常態性三十分鐘節目的時段,還有很多很細的新聞時段,整個加起來才是「Marina」這部紀錄片的預算,需要回去細算。
2.一般常態性三十分鐘的報導類紀錄片:一集數百萬日圓,但是價差滿大的,因爲工作人員的多少會影響預算多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