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筆記~A day a bit different from usual one “Welcome, our senior”

Mr. Tatuo Sakaue, Satellite Broadcasting Center


「Welcome, our senior」紀錄片(塊狀節目),每週日早上播出。是由導演在被限制中做採訪的,找來社會上很有名的一些人,回到小學中去教小朋友的一個故事。台灣應該也有在各個領域中很有名的人,像鄧麗君,在日本出一張專輯都賣超過一百萬張。當時是想要做與課外教學有關的節目,但若要與人文相關的,節目時間都會很長,於是思考要如何縮短這樣的節目時,想到這個企劃案。
因為若是一般紀錄片,從發想人物到拍攝完成,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大家也許有過拍了一整天,回去發現內容都不能用的經驗。「Marina」紀錄片雖然只有52分鐘,但是可能拍了150-200小時,甚至更多。「Welcome, our senior」紀錄片拍攝的量可能只有「Marina」紀錄片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Welcome, our senior」紀錄片的場景在教室,裡面設置二~三台攝影機,事前與有學校開過會,實際上這些有名的人到學校與在教室拍攝的時間約2-3天,若再超過預算會不足,所以「Welcome, our senior」是用密集拍攝的方式進行。
當初節目是想要紀錄主角,但若透過小孩們可以發現主角的魅力,是成功的。事前有先與來賓做過溝通,但是小朋友們是完全沒有溝通過,是最自然的呈現;若事前先與小朋友溝通該如何作,就像是戲劇節目了。當初做節目最大的宗旨是將主角的魅力與對人生的態度透過節目被大家看到。若想要學魔術或其他的東西,可以看NHK其他的節目,而不是從這個節目來學習,這個節目主要的目的是教大家人生的態度,這也是「Welcome, our senior」這個節目與其他節目的區別。
主角沒有事前先與小朋友做接觸,但是有先以問卷做調查,知道小朋友們的興趣。在拍攝時沒辦法每個小朋友都給一個攝影師,所以在事前已經充分了解小朋友們的興趣,所以大家都已先認識也變成好朋友,而當場拍攝時小朋友也不會覺得尷尬。有這麼多小朋友,會不記得誰是誰,工作人員都很認真將每個小朋友臉與名字都記下來,讓小朋友不會感覺不舒服。小朋友們的表情看起來很開心,但有時也會表現出很無聊的樣子,所以會挑選過小朋友開心的畫面來剪輯,讓大家覺得小朋友是很開心的。
對製作人來說,「Welcome, our senior」每週都播出,但並不是每一支都很成功,有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滿意了。譬如有一次找一位詩人來上課,問小朋友百年前的詩人,當場氣氛就完全凍結,也是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節目的主旨是主角回到畢業的小學上課,節目是故意設定讓這些主角回到原小學的原因,是因為自這個學校畢業,會有學長姐的心態,可以讓主角的涉入度更高。

◎是否曾經有拍超過預定日期仍未拍到想要的畫面?
因為預算的關係,拍攝時程是絕對不會超過,有些如果一直拍不到的話就放棄;視主角給小朋友的作業是什麼,像有些需要一週時間的,會小朋友自己做作業,但若這中間需要小朋友的反應畫面,會特別選表現突出的小朋友,到小朋友家中拍攝。


◎如何選擇這些主角的?有外國人嗎?
找來的主角是在社會上第一線很活躍的人,有這三個條件:
1.有名的的
2.工作獨特的
3.有價值在電視上介紹的

在節目構成方面,因為東京人很多,所以名人大多來自東京,但若都是東京的人,會被人講話,所以主角們來自個地方,不讓同一個性質出現太多次。
主角大都找來自國內畢業的學生,所以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但是只有料理鐵人陳建一先生是非本國人(在日本出身)、另外一位外國人是作家卡謬的外甥,但是在日本出身,教小朋友如何作曲。

◎如何挑選誰是名人?
棒球選手出現滿多次的,第二個來的棒球選手也不會想與第一次的選手一樣,所以是棒球選手自己決定要走什麼樣的主題。
每個名人背後對於人生的哲學是不同的,所以在事前要先作調查,這也是「Welcome, our senior」節目的主軸。

◎如何在學校篩選哪一班的同學?
因為日本少子化,所以有些學校已經兩班選一班,請學校建議哪個班級比較好。
以前唸書時候,因為小朋友多,比較不習慣注重這一塊;但因為現在少子化,一個班級的人數也少,所以會比較注重小朋有部分,但是拍攝的目的不是小朋友,而是主角本人。
「Welcome, our senior」節目不是教育節目的分類,是要給家庭兄弟姐妹收看的。
但最主要的是要給父母親看的。雖然節目有企畫,但主要是主角與小朋友在現場的反應。

◎對於製作像這樣教育性質的紀錄片,譬如2007年加拿大的「歧視的一課」,是否有注意到有些主題會有爭議性的問題?
1.事前先發問卷,看大家填完問卷的反應。
2.詢問導師,看哪些小朋友有哪些問題,哪些小朋友需要特別注意。
因為是在上課期間拍攝,所以製作單位需要注意這些問題,是要負責任的,不能拍完片就走。
也有失敗的例子,譬如之前找一位拳擊手當主角,教小朋友作青蛙跳的體能動作,因為事前有先調查,所以對於體育與身體不好的小朋友,會比較注意;不過反倒是體育最好的小朋友,因為做得太過火,所以受傷了。這也讓製作單位反省到做節目不是只是要照顧身體弱的小朋友,也要注意到身體狀況佳的小朋友。

◎由於節目是出三機拍攝,沒有導播cue畫面,是否曾經發生過有兩部攝影機都是拍到相同的畫面的情況?
事前會先開會,但因為小朋友各自練習時,三機攝影師會各自去拍,但是以攝影師的角度來說,會找有趣的畫面來拍,所以常常發生拍回來的畫面是一樣的;之後開檢討會時,順出一個方式來拍攝,因為小朋友會分組,所以攝影師也分組去拍,才能避免拍到相同的畫面。現在日本觀眾已經很習慣,若有工作人員入鏡也沒關係。

影片參考
「Welcome, our senior」第二支影片主角是無國界醫生,但是因為現代的日本小孩對於戰爭沒有概念,所以對無國界醫生也沒有概念,這支節目內容也是做得很辛苦的其中一支。
在拍攝這集內容之前,先請小朋友回去問爸媽關於戰爭的事情。因為這集的主題較硬,所以沒有事先的腳本,這位無國界醫生丟出主題請小朋友討論,製作單位不知道小朋友會討論出什麼結果,也不清楚主角會做出什麼結論,本集就在兩邊都不太清楚的情況下,很沒有自信的拍完了;雖然很沒自信,不過最後得到艾美獎的肯定。
當初初剪時,若把場景化成文字應該會很有趣,但是變成影像可能就有差,不過製作人Mr. Sakaue沒有接受,因為他本人也在現場,所以若這樣的剪輯方式與現場的氣氛是不對的。小朋友在發言之前想很多、猶豫很久,很想完整的表現出來,但是最後剪輯出來的版本,是把小朋友思考與躊躇的空白時間都剪掉,然後用小朋有講話給填滿,雖然整集內容看起來似乎有二~三倍的量,但不是當初現場的氣氛,所以Mr. Sakaue給導演的建議是將小朋友的發言完整呈現,然後再將反面意見的小朋友發言剪在後面,讓它完整呈現。所以最後播出的版本比初剪版本更能傳達現場的氣氛。
小朋友在討論於波西尼亞戰場上的醫療措施,就很像旁觀者一樣,大家以第三者的角色來討論該不該切斷那個快要沒救的五歲小孩的氧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像全知者的角色來看待,到後面卻有一位小朋友說若我是那個小孩的母親我會怎麼做,另外一個小朋友說若犧牲一個人可以就其他十個人,這樣的說法,已經超過製作小組設想的境界了。其中一個完全沒有講話的小孩,雖然沒有發言,但他救了整個節目,因為我們一直被教導不是A就是B的選擇方式,但是那位站在中立立場的小孩教會他們,不是每一次都要有A或B的選擇,偶爾也是可以不要做選擇的。

影片參考
「Welcome, our senior」第三支影片主角是外科醫生,是日本心臟權威,本集節目不是要展現這位醫生的醫術有多高明,是要讓小朋友們了解生命的意義。本集內容經由患者同意,讓小朋友與患者接觸與訪問,之後更參與心臟手術的現場,這次的心臟手術是成功的;若失敗,小朋友會第一時間受到衝擊;接下來的問題是節目能不播出,還好手術成功。因為人生不總是Happy Ending,所以無論這集節目的結局是什麼,Mr. sakaue都決定要播出,只是不知道NHK會怎麼想。
因為在參觀手術前,與小朋友們討論關於”生命”的課題,小朋友們對於生命是什麼,要如何討論沒什麼頭緒,直到看了這個手術後,會覺得這位素昧平生的患者很像自己的爺爺,內心也會希望手術成功,手術成功了會高興、失敗會難過,已經變成他們本身的事情了,這樣的結果也是節目製作中最想要傳達的。

◎最長的拍攝時間與後製時間?
*有一集在秋田縣的小學拍攝,主角是漫畫家,這個花了半年的時間,但是約一到一個半月去一次,陸陸續續去了幾次,因為是30-40分鐘節目,與其他NHK節目配合,才能拿到更多的預算來製作。
*剪接通常約兩週(最密集的時候含六、日),最長不能超過三週。

◎一集預算大約多少錢?
*一集約一千萬日幣(約10萬美金/300萬台幣)。

◎這個節目有幾個team在做?
*一個製作人下面有八個team在做,做一集節目約兩個月到兩個半月,所以有時是兩組人同時在進行。
*一組約3-4人(主要導演X1、助理導演X2);(外拍時的配置主要導演X1、助理導演X2、攝影師X3、收音X3,不需要燈光)
*Mr. Sakaue三年前已經離開這個節目,但那之前NHK一年要做40支,預算也比較多;之後預算縮減,一年作30支;另外也會碰到小學放寒暑假的問題。

Mr. Sakaue現在在製作每個月的三小時節目,講戰後歷史的部份,因為NHK擁有很多影像畫面,所以從1955年有放送開始,利用NHK儲存的影像所建構起來的節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